企业拆迁案例:经营多年厂房突遭强拆,无助的被征收人这样做更理性!

  • 作者: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
  • 来源: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
  • 日期:2019-10-22
导读:征收实践中,个别不法征收方在补偿事宜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,会避开法定程序,直接强制拆除被征收房屋。遭遇这种棘手的情况,被征收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?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保护自身权益?而代理律师又该如何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事,为当事人提供真正优质的法律服务呢?本文所述的案例,不仅给被征收人带来正确的示范,也让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,找到了自身的定位与价值。
 
【企业经营遇阻滞,征收补偿未谈拢,厂房即被强制拆除】
 
2000年,李先生趁着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和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,在村子里租用了2亩地。经过3年的建设,于2003年正式成立电力公司,一直经营良好,是当地的纳税大户。
 
2018年开始,当地政府称该处地块要重新规划,通知李先生准备厂房搬迁。李先生从小在此长大,也经营企业多年,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不错,觉得补偿条件应该不会太差。
 
但是,经过几轮谈判、摸底,李先生发现此次是由街道办负责具体工作,而且答应的补偿数额非常低。如果答应这个补偿条件,企业整体折腾一次会大伤元气,能不能继续维持经营就成了未知数。
 
权衡之后,李先生没有同意政府部门给出的补偿条件,此事便搁置下来。
 
需要指出的是,在合法、正常的征收程序中,双方谈不拢补偿事宜,征收方完全有充足的法定程序资源来解决争议。
 
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,指定的签约日期前达不成协议,征收方可以依法作出征收补偿决定;集体土地征收中,部分被征收人达不成协议并不必然成为整个征收程序的障碍,征收方可以依法作出责令交地决定。
 
但是,李先生等来的并非常规的法定征收程序。2018年8月底,征收方失去耐心,绕开法定征收程序,出动大型机械工程车,组织数个部门的大量人员,对李先生的厂房进行强制拆除。
 
强拆发生时,李先生并不在现场,他从公司员工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。自当地政府通知李先生此地要拆迁以来,李先生已经开始逐步收缩经营规模。但是,毕竟公司运营多年,并且效益一直不错,厂房内仍存有大量设备及产品,办公楼房里也存有很多贵重生活物品。
 
听到员工在电话中紧张颤抖的声音,李先生被彻底惊醒了。这一次,他凭借经验得出的判断完全错了,脑海中对于公司发展前景的规划蓝图,一瞬间彻底破碎。
 
后来,在见到杨念平、李群杰律师时,李先生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这次事件,会改变我的人生,我可能要重新定位人生的方向。”
 
对于一个在商海扬帆闯荡多年的企业家而言,说出这种话,我们很难想象这次强拆给他带去的冲击有多么严重。
 
回到强拆当天,厂区外被醒目的警戒线环绕,大门被砸开,有几个员工想阻止,但均遭遇推搡阻拦,手机等通讯设备也被夺走。
 
大型机械开足马力,机械臂像一双双魔爪。平时机器轰鸣的厂房此时静默伫立,像一排排待宰的羔羊。
 
突然,人群中的一声尖叫使气氛骤然紧张起来,人员开始聚集在尖叫声周围。透过人群可以看到一名中年女子,情绪激动,手里拿着深色药罐,不断呵斥强拆人员。该女子是李先生的前妻,对公司付出很多,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壮大。
 
眼前的一切,让她彻底绝望,无助感夹杂着愤怒,激发她决心以死抗争,她瞬间喝下手中的农药,周围的人甚至还未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。
 
但是,强拆并未停止,征收方此时也下了近乎偏执的决心——不惜一切代价拆掉。李先生的前妻被一群人抬到路边,不知过了多久,急救车终于到场。
 
与李先生相识后,我们感觉他非常健谈。但是,当我们向其了解当天情况的时候,他总是嘴唇颤抖的表述不清,好似有很多细节要说,但又不知如何陈述。
 
现在看来,这种表现背后,不知存有多少愤恨、难过、无奈、惊悸。当强大的公权逾越法律界限肆意横行的时候,平时再体面、再光鲜的人,似乎也只能躲在角落里悲鸣。
 
【依法委托律师代理,接受专业法律服务,成功保护自身权益】
 
李先生考虑到,基于事件的严重性和特殊性,应当聘请律师,通过法律途径挽回公司的损失。
 
事件发生后,他直接去了省会城市寻找律师。好在,素有“花木兰”美誉的杨念平律师和李群杰律师曾在当地代理类似案件,且口碑极好。于是,李先生辗转找到“花木兰”律师,并迅速建立了委托关系。
 
仔细分析案情后,考虑到此案的严重性和紧迫性,在明律师制定了如下代理策略:
 
1.本次征收属于集体土地征收,所以要查清征收方是否有合法的征地批复
 
2.鉴于当地已经开始施工,所以要申请公开项目的施工许可手续和立项信息
 
3.鉴于强拆主体尚不十分清晰明确,故起诉公安机关以查清强拆主体
 
4.根据信息公开得到的材料,适当提起辅助性的诉讼
 
5.强拆主体查清后,重点启动强拆违法之诉
 
代理工作开展后,律师发现,当地住建局颁发了施工许可证,发改局也进行了立项,但施工和立项行为显然妨碍了相对人权益,随即对该施工和立项提起了诉讼。
 
同时,在起诉公安局不履行职责的案件中,也查清了强拆主体。于是,在二位律师的指导下,李先生将区政府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、街道办作为共同被告诉至法院。
 
庭审中,区政府辩称李先生在农用地上建设工业用房属于违法用地,但是,其主张并未得到法院支持。反观李先生这一方,由于前期收集证据较为充分,其提出的诉讼请求很快得到支持。
 
人民法院在判词中写道:“强拆行为对公民的财产权利造成重大影响,无论从法律上、政策上,都应当至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……应认定区政府系强拆主体”
 
“区政府应提供其行为合法性的相关证据,在其否认实施该行为,且未能提供该行政强拆行为合法性证据的情况下,应当确认其强拆行为违法”。
 
在“花木兰”律师的帮助下,李先生赢得了诉讼。“花木兰”律师也用扎实的理论功底,丰富的代理经验,极佳的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了李先生的称赞。
 
【题外话:“拆迁律师”究竟是干嘛的?】
 
当经验和人脉不再起作用的时候,幸好还有法律,还有律师。所以我常常想,我们律师到底应当充当什么角色?
 
古代与律师职业相似的是“讼师”,但从历史上看,其口碑并不好,并被冠以“讼棍”的恶名。当代的律师则不然,其承受了太多的期待,也被赋予了多重价值。
 
政府部门希望律师服从发展大局,稳定社会;普通公民期待律师在他们危难之际伸出正义之手;犯罪嫌疑人希望律师可以为他们洗清不公的评价;检察官希望律师遵守规矩,不要为犯罪人开脱;法官则希望律师听从法庭指挥,因为他们才代表公平公正……
 
而我们律师呢?只能小心翼翼的在法官、检察官、政府、公民之间穿梭,就像大风中在钢丝绳上行走的极限挑战者,精神必须从繁杂的关系中抽离出来,全身心把握好手中的平衡杆,找到平衡点,才能安全通过。
 
所以,社会各领域一旦发生严重矛盾的极端事件,律师这一角色几乎是不可或缺的,也只有律师可以在大风、高空、极端的条件下,把各方势力的裂隙弥合,协调促进各方换位思考、淡化冲突,使整个社会平衡行进。
 
律师队伍同样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推动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。当事人在矛盾纠纷中不知所措时,在法律问题中挠头疑惑时,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,应当信任律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。依法委托律师代理案件,用法律方式解决问题,永远是你正确的选择。
 
一句话,“拆迁律师”,是帮助被拆迁人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拆迁各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、推动建设项目依法顺利前行的律师。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网络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
相关文章